电子书学习下载站

© 2025 www.booknestle.com

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 - 俞晓红

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 - 俞晓红
基本信息

书名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

作者俞晓红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

页数492

豆瓣评分

ISBN:9787010057743

内容简介

佛教东传的过程,对中国来说就是经历了一个外来文化与固有的传统文化冲突直至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佛教的观念深刻影响了汉民族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帝王后妃、文人才士、黎民百姓的文化生活都与佛教发生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关系。而寺院僧徒讲经说法时,有意借助佛教文学中故事性譬喻性的题材,以宣教辅教,示现化导,这一方式导致了唐五代时期俗讲“变文”的产生。从“变文”的体式、题材诸方面看,其中一部分已经具备了白话小说的诸种美学特征,可以视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发端,并且影响到后世白话小说的发展,拥有明显的小说史价值。

  中国古代小说基本上可分为文言和白话两类,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在学理上,应以对中国古代小说“一种体裁两种语体”的认知为前提。中国小说的产生、发展之所以与欧洲小说的产生、发展不同,最突出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文学没有在自己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类似于欧洲...

目录

序言

绪言

第一章 佛典的传译、流播和佛教的本土化

第一节 译经方式:口述笔受,建立译场

第二节 译经文体:华梵结合,韵散相同

第三节 价值取向:借外传内,格义拟配

第四节 文化流播:崇佛习佛,走向世俗

第二章 “变”、“变文”与“变相”疏证

第一节 “变文”成说

第二节 疏“变”

第三节 多重文化视角的考察

第四节 从“变相”看“变文”

第三章 俗讲、变文与白话小说的形成

第一节 讲唱者:身份的变迁与技艺的传播

第二节 书录者:发愿、修持与教化

第三节 接受者:听讲与阅读的双重接受

第四节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界定

第四章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叙事体制

第一节 叙事体制的渊源与衍变

第二节 叙事形式的特征与功能

第三节 佛典语汇的袭用和变异

第五章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题材来源

第一节 佛经故事的直接演化

第二节 僧道故事的敷衍变异

第三节 史实时事的异样观照

第四节 民间故事的杂糅变迁

第六章 唐五代白话小说的观念世界

第一节 修道说法的人生观

第二节 善恶轮回的果报观

第三节 三教融存的伦理观

第四节 三世三界的时空观

第七章 佛典的传译与流播对中国文学世界的影响

第一节 促生了中国文学的新质文体

第二节 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

第三节 补构了中国文学的形象体系

第四节 生发了中国文学的三生观念

征引文献

后记

补记

下载

1.本资源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与交流之用,请于下载后 24 小时内自行删除;

2.如您在阅读概要后喜爱本书,且条件允许,恳请支持正版。

平台格式密码资源
城通网盘ZIP2025下载
2006-9 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本站PDF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邮件反馈删除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