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这一生 - 鲍鹏山

内容简介
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能从孔子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一生中找到过好人生的答案。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而立”“不惑”“知天命”这些词,都来源于孔子。当我们年近三十,在社会上尚无立身之地;年近四十,为家长里短而烦心茫然;年近五十,为老之将至而惶惶不知所措……这些时候,我们需要读一读中国人共同的老师——孔子。
十五志于学:家贫不忘立志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虽然家境贫寒,但孔子没有消磨志气。他常常摆设祭器,模仿祭祀的礼仪动作,不知不觉就成了礼仪专家。十五岁时,他就确立了“克己复礼”、为天下人谋生的大志向,并终其一生为之不懈努力。
三十而立:知识与能力才是立身之本
孔子二十多岁时,当上了鲁国的小吏,虽然衣食无忧,却还默默无闻。但短短几年后,他就凭借对礼乐的精通而得到了鲁国国...
目录
引言 一个人一本书
第一章 十五志于学
第二章 三十而立
第三章 四十而不惑
第四章 五十知天命
第五章 六十而耳顺
第六章 七十从心所欲
附录 孔子生平年表
2022-3-30 传记性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