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名著导读 - 彭立勋

学习美学,需要精读一些美学名著。本书从古希腊至今浩如烟海的西方美学思想宝库中,精选出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不同思潮中具有代表性和有重要创见、重大影响的18位美学家的美学名著,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对其理论、学说、概念、范畴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对其思想的来龙去脉和历史影响进行科学的论述和说明。全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分析深刻,评论中肯,力求在文本阐释中实现视界融合,提出新颖独到见解,是大学生、研究生和美学、文艺爱好者学习和研究美学的引导性参考读物。
绪言/1
第一章 古希腊思辨美学的结晶
——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9
第一节 “美是理念”说/11
第二节 美的认识和美感学说/15
第三节 艺术的本质和作用/19
第二章 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作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23
第一节 文艺和现实的关系/26
第二节 文艺的美感教育作用/31
第三节 悲剧理论/35
第三章 宗教美学的肇始者
——普罗提诺的《九章集》/41
第一节 美在“太一”所流溢的理念/43
第二节 审美观照是灵魂上升之途/48
第三节 艺术美的本源和作用/52
第四章 古典主义的美学法典
——布瓦洛的《诗的艺术》/57
第一节 没有笛卡尔的笛卡尔美学/59
第二节 崇尚理性的美学原则/62
第三节 类型化模式化的创作理论/67
第五章 美学学科建立的标志
——鲍姆加登的《美学》/73
第一节 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75
第二节 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80
第三节 美的认识与诗的特性/85
第六章 趣味心理研究的开拓者
——休谟的《论趣味的标准》/91
第一节 趣味: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关键词/93
第二节 趣味的心理构成和特点/97
第三节 趣味的差异性及其原因/101
第四节 趣味的普遍标准及其形成/104
第七章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杰作
——伯克的《关于崇高与美两种观念根源的哲学探讨》/109
第一节 崇高感和美感的心理根源/111
第二节 崇高和美的对象的性质/118
第三节 诗画表现崇高和美的比较/125
第八章 启蒙运动美学的卓越成果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129
第一节 “美在关系”说/132
第二节 现实主义艺术理论/140
第三节 戏剧创作和表演理论/147
第九章 现实主义美学的一座丰碑
——莱辛的《拉奥孔》/157
第一节 德国启蒙运动美学的杰出代表/159
第二节 论画与诗的界限/162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诗学理论/169
第十章 批判哲学的美学体系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上卷/175
第一节 美学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地位/179
第二节 美的分析/183
第三节 崇高的分析/192
第四节 艺术、天才和审美理念/198
第五节 历史贡献和调和特点/207
第十一章 现代美育理论的开创之作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213
第一节 人性的分裂与美育的目的/215
第二节 游戏冲动与美的本质/220
第三节 审美状态与人的自由/225
第十二章 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的《美学》/231
第一节 美学: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一种形式/233
第二节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36
第三节 自然美和艺术美/242
第四节 人物性格理论/250
第五节 悲剧和喜剧理论/260
第十三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代表作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267
第一节 “美是生活”的定义/270
第二节 崇高和悲剧的概念/275
第三节 艺术美和现实美的关系/282
第十四章 作为精神哲学的表现论美学
——克罗齐的《美学原理》/291
第一节 直觉:克罗齐美学的出发点/294
第二节 “艺术即直觉”说/298
第三节 “美即表现”说与审美快感说/303
第四节 审美的创造和再造的统一/307
第十五章 实用主义的美学经典
——杜威的《艺术即经验》/311
第一节 经验:杜威美学的核心范畴/313
第二节 作为经验的审美和艺术的性质/316
第三节 从经验看审美和艺术的表现性/321
第四节 思想价值与当代意义/326
第十六章 存在主义的艺术哲学
——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331
第一节 探索艺术本源的新路径/333
第二节 艺术本质:存在者之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337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创作、保存及诗意/341
第四节 深刻意蕴与理论困境/344
第十七章 现象学的审美经验理论体系
——杜弗莱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349
第一节 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351
第二节 审美对象的形成和本质/355
第三节 审美知觉的过程和特点/360
第四节 现象学美学特点与审美主客体关系/364
第十八章 符号学的艺术理论探讨
——苏珊•朗格的《艺术问题》/369
第一节 符号学美学的兴起和特点/370
第二节 艺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374
第三节 幻象、艺术抽象和艺术知觉/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