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学习下载站

© 2025 www.booknestle.com

钱锺书文学批评话语研究 - 焦亚东

钱锺书文学批评话语研究 - 焦亚东
基本信息

书名钱锺书文学批评话语研究

作者焦亚东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页数282

豆瓣评分 8.1

ISBN:9787516136669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学批评学为主要视角,从多个层面系统地阐发钱锺书文学批评话语的外在表征、内在特质及生成原因,通过考察钱锺书谈艺的观念、维度、取向、策略、方法及文体、语体特征,揭示其与传统文论、现代批评之间的复杂关系,总结反思传统文论现代转型中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本书还以中国古典文论的“诗教”和“诗性”两大传统为背景,以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社会学批评”和“印象批评”两大范型为参照,力图在历史与现实的语境中揭示钱锺书文学批评话语的意义。

目录

引言

一、孤独的言说者

二、学术前史

三、选题依据及研究特色

第一章 钱锺书文学批评话语的外部表征

第一节 “通多方而不守一隅”:批评的语言风格

一、“化堆垛为烟云”:在旁征博引的背后

二、“道一贯而用万殊”:现象及意义

三、“遍则不偏,透则无障”:破执

第二节 “文言白话,骖驔比美”:批评的语体特征

一、“异量之美”:勿以繁简判优劣

二、“过去的现在性”:辩证的文化史观

三、“一时快意大言”:“我手”果能“写吾口”?

四、“不如径用文言”:化境

第三节 “岂有常体”与“常有其体”:批评的文体特色

一、“皆有月旦藻鉴之用”:开放的文体观

二、“实无妨以诗解诗”:诗词曲文小说的互释

三、“余雅喜谈艺”:《谈艺录》辨体

四、“控名责实,札记为宜”:《管锥编》辨体…

五、“半中不西、半洋不古”:《七缀集》辨体

第二章 钱锺书文学批评话语的内在特质

第一节 “资吾操觚自运”:批评的逻辑起点

一、“作与识原属一家眷属”:创与评的双向互动

二、“诗人心印胜于注家皮相”:才与识

三、“识古来雅人深致”:作为诗人的批评家

第二节 “窥古人文心所在”:批评的基本策略

一、“交互往复”:隐性语境的构建

二、“连类举似”:文本细读

三、“互映相发”:意义阐释

第三节 “诗者艺也”:批评的主要向度

一、“人生大本,言语其一”:语言批评意识

二、“诗学亦须取资修辞学”:微观研究

三、“言之与物,融合不分”:形式本体观

四、“呼应起迄,自为一周”:文本自足观

五、“破常示异”:陌生化

六、“文蕴两意”:复义

七、“比喻之法,尚有曲折”:隐喻

第三章 钱锺书文学批评话语的生成原因

第一节 “芝兰继芳,骚雅接响”:国学根底

一、“家学自有渊源”:无锡堠山钱氏

二、“儿子锺书能承余学”:学识与门径

三、“文化型家族”:传统之熏染

第二节 “与古今中外为无町畦”:西学素养

一、“一个新天地”:异域文学的想像

二、“会通中西”:从桃坞到清华

三、“饱蠹”:遍读西方经

第三节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个性气质

一、“拓万世之心胸”:狂傲

二、“自我愉悦之道”:机趣

三、“兴致没处寄放”:痴气

第四节 “细与论诗一樽酒”:交游唱和

一、“近读何书,有何心得”:父执

二、“哲人、导师而更做朋友”:清华师友

三、“何生重得听谈艺”:诗坛同好

第四章 钱锺书文学批评话语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诗必取足于己”:回到文学本身

一、“有德者必有言”:批评的诗教传统

二、“因世以求文”:“强别因果”的社会学批评

三、“诗史的看法是个一偏之见”:诗与史

四、“将文学与文明混同”:泛化的文化研究4

第二节 “若诗自是文字之妙”:重构批评的语言维度

一、“惟意所欲”:批评的诗性传统

二、“赤手空拳”:“印象派”还是“摸象派”?

三、“考据本为文学研究之方法”:实证批评

四、“得意莫忘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第三节 “文评诗品,本无定体”:寻找有意味的形式

一、“文备众体”:批评文体的多样化

二、“双单行道”:以西学为标杆的文体革命

三、“破体”:自创新境

四、“重见天日”:唤醒沉睡的传统

结语 钱锺书文学批评话语的双重审视

一、学识的游戏与批评逻辑的建构

二、精英批评与文学接受的大众化

三、断片的狂欢与学术体系的假想

参考文献

下载

1.本资源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与交流之用,请于下载后 24 小时内自行删除;

2.如您在阅读概要后喜爱本书,且条件允许,恳请支持正版。

平台格式密码资源
城通网盘ZIP2025下载
2013-11 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本站PDF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邮件反馈删除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