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集笺注 - 李清照/徐培均笺注

一代才女李清照,因其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际遇,创作出非凡卓异的文学作品,百代流传,千载景仰。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风幽婉缠绵,感情浓挚,音律和谐。
《李清照集笺注》是著名学者徐培均先生倾力之作,被海内外知名学者称为笺释李清照集的“权威性”著作。徐培均先生广泛吸收前人对李清照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借鉴王仲闻的《李清照集校注》一书,另外在版本、考证、编年、补遗等方面下功夫,重新辑校李清照的作品,将她的诗、词、文汇成一书。
对于最负盛名的词作,首次选用罕见的明汲古阁未刻词本作底本,校本则采用同样罕见的清汪玢辑、劳权手校本和清沈瑾钞本等。同时对诗、词、文作品尽可能作了考证编年,辨析原委,理清脉络,纠正讹误,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原作。书中还收录了历代对李清照的评论资料和新撰的年谱。本书以收罗完备,笺证有据,资料丰富著称,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此次《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推出“简...
自序
修订本自序
卷一 词
点绛唇(蹴罢秋千)
鹧鸪天桂(暗淡轻黄体性柔)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浣溪沙闺情(绣面芙蓉一笑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怨王孙(帝里春晚)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玉楼春红梅(红酥肯放琼瑶碎)
庆清朝(禁幄低张)
行香子(草际鸣蛩)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多丽咏白菊(小楼寒)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新荷叶(薄露初零)
忆秦娥(临高阁)
醉花阴(薄雾浓雰愁永昼)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点绛唇(寂寞深闺)
念奴娇(萧条庭院)
木兰花令(沉水香消人悄悄)
蝶恋花(暖雨和风初破冻)
蝶恋花(昌乐馆寄姊妹(泪揾征衣脂粉暖)
殢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玉瘦香浓)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永夜厌厌欢意少)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添字丑奴儿芭蕉(窗前谁种芭蕉树)
青玉案用黄山谷韵(征鞍不见邯郸路)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诉衷情枕畔闻梅香(夜来沉醉卸妆迟)
满庭芳残梅(小阁藏春)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山花子(病起萧萧两鬓华)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清平乐(年年雪里)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长寿乐南昌生日(微寒应候)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永遇乐元宵(落日镕金)
怨王孙(梦断漏悄)
山花子(揉破黄金万点明)
声声慢(寻寻觅觅)
补遗
忆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春光好(看看腊尽春回)
河传梅影(香苞素质)
七娘子(清香浮动到黄昏)
忆少年(疏疏整整)
玉楼春(腊前先报东君信)
存疑辨证
瑞鹧鸪双银杏(风韵雍容未甚都)
生查子(年年玉镜台)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丑奴儿夏意(晚来一阵风兼雨)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浪淘沙(素约小腰身)
品令(零落残红)
佚句四则
卷二 诗
春残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分得知字
感怀
晓梦
咏史
偶成
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二首)并序
乌江
夜发严滩
题八咏楼
皇帝閤春帖子
贵妃閤春帖子
皇帝閤端午帖子
皇后閤端午帖子
夫人閤端午帖子
补遗
题砚诗
佚句十四则
存疑佚句一则
卷三 文
词论
祭赵湖州文
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
金石录后序
打马图经序
打马赋
打马图经命词
汉巴官铁量铭跋尾注
贺人孪生启
琴铭
附录一 李清照年谱
附录二 传记序跋
附录三 总评
后记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