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学习下载站

© 2025 www.booknestle.com

一“是”到底论 - 王路

一“是”到底论 - 王路
基本信息

书名一“是”到底论

作者王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6

页数387

豆瓣评分 7.8

ISBN:9787302470984

内容简介

本书对being这个概念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尤其是结合逻辑与哲学的关系说明,为什么应该在“是”的意义上翻译和理解,为什么应该把这样的翻译和理解贯彻始终。以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圣经》中的相关部分为基础,本书详细讨论了为什么应该在“是”的意义上理解相关的being,并讨论了学界的相关译文,回应国内一些著名学者的批评意见,从而更好地阐述和论证一“是”到底论的观点及其意义:为什么这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从一“是”到底论这样的理解出发,对西方哲学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理解。

目录

第1章导论:“一‘是’到底”成大道 1

第2章文本解读 12

2.1亚里士多德的toon 13

2.1.1翻译与理解 13

2.1.2系词和存在含义 24

2.1.3依自身的“是” 34

2.1.4“是”的两种不同说明 45

2.2康德的Sein 53

2.2.1对康德论题的翻译和看法 53

2.2.2从下文的理解 58

2.2.3从上文的理解 64

2.2.4康德的论题 68

2.2.5康德的问题 79

2.3黑格尔的esist 83

2.3.1读不懂的“存在” 85

2.3.2读不懂的举例说明 90

2.3.3“它是” 98

2.3.4含索引词的例子 104

2.3.5“它是”的意义 109

2.4《圣经》中的Iam 115

2.4.1上帝的名字 115

2.4.2上帝名字的翻译 120

2.4.3对上帝的理解 123

第3章“是”还是“存在”? 130

3.1熊伟先生的“在” 131

3.1.1“在”与“存在”的明显区别 132

3.1.2为什么是“在”而不是“存在”? 140

3.1.3“在”给我们的启示 144

3.1.4应该是“是”而不是“在” 150

3.2王晓朝教授的“语言困境” 162

3.2.1几个明显的问题 163

3.2.2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理解和 166

翻译

3.2.3语词与语词所表达的东西 173

3.3孙周兴教授的翻译要求 179

3.3.1两条翻译要求 180

3.3.2关于语法 184

3.3.3关于母语语感 189

3.3.4being的翻译原则 193

3.4倪梁康的“回应” 198

3.4.1讨论的方式 199

3.4.2讨论中的问题 202

3.4.3讨论的结论 208

3.4.4逻辑与哲学 216

3.5“eimi”与“是” 221

3.5.1eimi的词汇意义 223

3.5.2语法与词义 229

3.5.3einai和on的语法 237

3.5.4on的词义 243

3.5.5eimi的动词含义与一“是”到底论 248

第4章理论探讨 260

4.1Being与举例 263

4.1.1例子及其翻译 264

4.1.2例子及其理解 267

4.1.3“上帝是”与“上帝存在” 271

4.1.4几个问题 275

4.1.5为什么要“一‘是’到底”? 279

4.2Being的翻译 285

4.2.1翻译的同异 285

4.2.2组合词的翻译 287

4.2.3名词的翻译 291

4.2.4“存在”与存在含义 294

4.2.5being与句式 298

4.2.6being的翻译原则 302

4.3语境论与“一‘是’到底论” 315

4.3.1语境论的批评及其弱点 316

4.3.2being的多义性 319

4.3.3系词含义与存在含义 322

4.3.4存在含义的语境 326

4.3.5语境的理解与翻译 330

4.3.6“一‘是’到底论”的实质 335

第5章如何理解西方哲学 341

5.1“是”与认识方式 342

5.2“是”的多义性 348

5.3“是”与“真” 359

5.4形而上学的实质 369

主要参考文献 376

索引 383

下载

1.本资源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与交流之用,请于下载后 24 小时内自行删除;

2.如您在阅读概要后喜爱本书,且条件允许,恳请支持正版。

平台格式密码资源
城通网盘ZIP2025下载
2017-6 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本站PDF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邮件反馈删除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