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申辩 - [古希腊]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申辩 - [古希腊]柏拉图](https://admin.booknestle.com/app/admin/upload/img/20250515/5d8c35e740af0f261be1c0951fcb4836.jpg)
内容简介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被指控不敬神、败坏青年,于是他在由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在审判官面前,苏格拉底自豪地宣布,他的生活是哲学生活,因而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同样是在这些审判官面前,他又骄傲地选择了本来不一定要选择地死刑。
苏格拉底之死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对西方思想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本版《苏格拉底的申辩》由北京大学吴飞教授译疏,吴飞老师参阅近年各家新出译本,在旧版基础上进行全新修订。
目录
引言
一 苏格拉底的审判
二 柏拉图的《申辩》
三 《申辩》中的几个主题
四 《申辩》从古典到中世纪
五 《申辩》在现代欧洲的复兴
六 现代《申辩》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七 《申辩》与现代哲学
八 西方当代《申辩》研究的版本情况
九 中国学界对《申辩》的翻译与研究
十 本书的翻译与义疏
缩写对照表
苏格拉底的申辩
一 真理与修辞
二 案情的真相
三 哲学生活的根据:针对第一拨控告者的辩护
四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针对第二拨控告者的辩护
五 为哲学而死的理由
六 惩罚与荣耀
七 临别告白
生的根据与死的理由
——《苏格拉底的申辩》义疏
一 真理与修辞(17a1-18a6)
二 案情的真相(18a7-19a7)
三 哲学生活的根据:针对第一拨控告者的辩护(19a8-24b2)
四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针对第二拨控告者的辩护(24b3-28a1)
五 为哲学而死的理由(28a2-31c3)
六 惩罚与荣耀(35e1-38b9)
七 临别告白(38c1-42a5)
主要参考文献
修订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2023-5 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